当前,钢市供需双方均处于向好态势,市场成交情况良好,钢材库存量连续下降,尽管钢市风险得到极大释放,但市场迷茫心态不曾褪去。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钢材出口以及不确定性的钢材下游需求,市场疑虑重重?结合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雄安高起点建设背景,钢材需求潜力如何?钢价是一蹶不振,还是蓄势待发?在此背景下,由天津市钢铁工业协会、天津市工商联金属材料业商会、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建信期货联合主办的“2018钢铁中国·天津钢市高峰论坛”于5月16日在天津召开。大会邀请了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上海钢联北京公司京津部经理郝萌、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鹏等行业精英人士共聚一堂,探讨了新形势下钢铁企业的发展之路。
在此次会议上,各行业精英代表围绕“2018年中国经济展望”、“2018年中国钢材市场基本面展望”及“2018年京津冀钢市上半年回顾与下半年展望”等议题展开了讨论。最新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1,较3月回升0.1个百分点,延续过去11个月以来轻微增长趋势。从分项数据看,产出指数、就业指数、采购库存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对此,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仍处于较好景气区间内,但由于出口形势较严峻,经济增长对内需的依赖度显著上升。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和相关条件,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有望进一步深入发展。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态势下,从钢铁市场短期发展来看,市场基础不错,钢铁需求仍有增长空间;从价格方面看,价格也会逐渐会回归到平稳的态势。总的来讲,钢铁产业仍处于不断调整的状态,钢铁需求不会存在激进式增长。
对此,钢银电商杨鹏表示,在国家积极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将强化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带动区域性基建、地产等钢铁行业下游领域的发展,从而使区域钢铁需求得以恢复,且随着区域环保力度的加码,也将刺激区域钢铁产业的供给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而作为钢铁大省的河北,今年要压减1000万吨以上,京津冀区域钢铁去产能任重而道远。作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钢铁电商平台能够通过直接串联产业上下游,缩短产业链条,实现钢材更为精细化、扁平化的的交易和流通,有效提升产业效率。目前钢银电商人均日处理交易量已达到传统钢贸企业的5倍以上,货物周转速度提升1倍以上,用实践证明了钢铁电商对产能优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钢银电商坚持“平台+服务”战略,以寄售交易为基础,推出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进一步延伸至仓储、物流、数据等增值服务,最终创新打造了以“交易+供应链服务”为核心的双驱动业务生态模式。形成钢铁生产企业、贸易企业、下游终端用户、仓储加工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多方互动、相互监督的生态体系,使得钢铁行业发展所依赖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及商流得到充分融合、衔接,降低了流通成本。同时,钢银通过多维分析将大数据应用于不同的用户需求,于2017年10月16日发布了钢银数据3.0,为用户提供行情、趋势、供需、地域、品种、价格等真实的交易数据支持,帮助产业用户对行业的实时交易情况进行第一时间的掌握和跟踪;帮助钢铁生产企业实时掌握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的指标,改变传统钢铁企业因不了解市场而盲目生产造成的产能结构分配不均匀、区域性产能重复投资浪费等问题,推动钢铁生产由“制造”向“智造”加速升级;并通过对资金流、货流、物流、票据等方面建立的标准模型进行监控,利用云技术完善预警机制,为供应链服务环节打通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钢铁交易零风险,安全、高效。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钢铁行业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不仅可以帮助整个行业快速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率,实现更快的转型升级,还能够推动下游各个以钢铁为主要原料的行业更快、更高效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以钢银电商为代表的钢铁电商平台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推动作用。下一阶段,钢银电商将持续创新,继续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和应用,完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优化供应链结构,才能为钢铁行业的降本增效提供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赋能行业发展。
责编: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