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郭文奇一行来到伊利苏州工厂,对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进行视察,并且高度评价伊利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监督大型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为促进企业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重要方向。作为全球乳业8强,伊利长期以来一直坚守“伊利即品质”信条,严格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强化质量管理工作,聚焦全球最优品质,不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乳制品,赢得了高度信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郭文奇(右二)莅临伊利苏州工厂,对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进行视察。
众所周知,乳业产业链长而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了有效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伊利始终将品质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从企业文化、战略、体系等全维度出发持续推动品质升级,构建起全方位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在伊利,品质早已成为企业文化与价值的核心。“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早已在伊利员工心中牢牢扎根。将“视品质如生命”作为最高准则,将“100%用心,100%安全,100%健康”作为最高标准,将“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作为最高行为,伊利从思想价值意识层面,将对品质的坚守贯彻于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并传递给产业链合作伙伴,从整个产业链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检测规程中,伊利在国标线的基础上,制定了“企标线”、“内控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身食品安全的风险管控能力。
伊利还从战略和体系的高度,确保质量领先。2015年,伊利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升级为“质量领先3210战略”,率先在行业内聚焦“全球最优品质”,确保零食品安全事件。其实,伊利早已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率先实现了对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的监测、分析、把控、预防;近年来,伊利还将食品安全工作延伸至全球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合作伙伴,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在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下,伊利以世界一流标准为产品质量把关。伊利的“三线“质量管控标准被誉为行业标杆。该标准在国标线基础上提升50%的标准,制定了企标线;在企标线基础上提升20%的标准,制定了内控线。所有产品,一旦超过企标线,将被判定为不合格品禁止出厂。如此严苛的标准,连世界顶级供应商都赞叹不已。
近年来,伊利积极整合全球优质资源,通过不断完善并升级自身质量管理系统、机制与标准,加强食品安全全球性课题的研究,在品质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伊利携手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 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与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立起贯通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通过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与众多美国顶尖高校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食品安全合作;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合作,共同致力于国际乳业创新领域的深度研究。通过这些举措,伊利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能力。
每天1亿多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让他们享受健康高品质的乳制品。每年,有将近11亿中国消费者可享用到营养美味的伊利产品。据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2016年,伊利在整体乳品市场的零售额份额为20.0%,持续稳居市场第一。伊利正是用品质兑现了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承诺,为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树立了良好标杆。
伊利集团副总裁陈福泉表示,食品企业,尤其大型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指示和要求,对食品安全工作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树立引领和表率作用,才能为这项工作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