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学家赵晓博士和全国政协委员潘刚分别讲述“匠心+创新”的小故事,振兴中国实体经济,需要在工匠精神的基础上追求创新驱动。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振兴实体经济”这个话题火了,“企业家精神”这个词也火了,连带着“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这个“潘刚之问”也火了。
在扎堆的媒体报道中,笔者看到了两个小故事。
独立经济学家赵晓博士的故事,是关于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这个大人物的。
全国政协委员潘刚的故事,是关于伊利一位生产系统维修班长的故事。
曾任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的赵晓这样说:乔布斯做苹果手机,讲求工业美学,制作上一丝不苟,竭力要做到极致,要让粉丝尖叫。他甚至要求手机里面也要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有的工程师说,这没有必要,没有人会打开机盖来看。他反对,“谁说没有,我就打开机盖来看”。
亚洲最大乳企、全球乳业8强的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委员这样说:伊利的一位生产系统维修班长,火眼金睛。有一次,他发现个别产品包底出现了间断性划痕,虽然不明显,却可能给品质安全埋下隐患。为了追查“元凶”,这位班长带着小伙伴们进行地毯式排查。20米左右的距离,2700多节链条,都要一节一节地仔细排查。维修人员跪行摸索反复排查,在缓冲塔出口链条处,终于发现一个长约1毫米的毛刺,隐患被彻底清除。
“如果没有工匠精神,苹果做不到今天的地步。” 赵晓的结论是,乔布斯是创新的典范,同时又是“匠心”、“工匠精神”的典范。在这位自称“不惟书、不惟上、不惟众、只唯实”的青年经济学家看来,要振兴中国的实体经济,还必须走创新之路。但走创新发展之路,先要改变我们这一段时间以来对创新的重大理解偏差,“创新的口号喊得太多,调子也唱得太高,但唱着唱着,就不着调了。”
赵晓的话里带着锋芒:正确的创新理念一定是“以匠心向下扎根、以创新向上发展”,创新并不代表搞一大堆花里胡哨的东西,而是首先扎扎实实地做事,有工匠精神、有匠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以创新向上发展,否则就会流于浮躁、流于肤浅,创新就没有根基,就会沦入创新的泡沫中去。
潘刚的话里则透着稳健:振兴中国实体经济,需要乔布斯那样的既有创新精神、又追求卓越品质的企业家;振兴实体经济,也需要瞄准两大“着力点”,正是中央提出的“提质” 和“增效”,对应在企业实践中就是“品质”和“创新”。
在潘刚那里,“以品质为信条,不是摆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够了”,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 这就是工匠精神,也就是赵晓博士所说的“匠心”。正是在这一信条的统领下,潘刚所布局的“全链创新”和“全球织网”战略已经卓显成效——伊利不仅稳居亚洲第一,去年已跻身全球乳业8强,并计划在未来跻身全球5强。
经济学家喜欢用理念说话,实业企业家喜欢用数字说话。
潘刚也不例外,在他的故事里,还有两个小细节:伊利的每一包牛奶,从离开奶牛到离开工厂,质检项目多达1000多项,不仅在国家标准线之上提升了50%的标准制定了企业标准线,更在企业标准线之上又提升了20%的标准制定了内部控制线,其中很多标准甚至远远严于欧美国家。
中国许多企业的失败不在于没有创新,而在于没有匠心。连一件小事、一个基本产品都做不好,何谈创新?没有根基,创新能走远吗?创新驱动能变成现实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赵晓如是自问自答。
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中国不缺少勤劳刻苦的优秀企业家,但为什么难以产生像乔布斯这样能够推动产业变革的企业家呢?在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企业家需要执着于品质和创新》中,发起此问的潘刚亦给出答案:“中国的乔布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从中国“长出来”。中国不会缺少乔布斯式的“优秀种子”,但目前还暂缺企业土壤、政府土壤、社会文化土壤优势集成的一片沃土。
笔者很期待,这两位的故事还有续集,而且很精彩。
责编: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