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廖桥
“楼盘均价7300元,为什么我买房最后成交价要比高出两三百元?和我一起买房的人大多都有这种感觉,开发商对外宣称的均价是不是‘闹眼子’?”昨日,市民黄先生致电本报表示,楼盘“均价”往往和购房者实际感受相差甚远。
黄先生买下一套80多平米的两房,中间楼层,成交单价接近7600元,“中间楼层的价格不就是均价吗?为什么比置业顾问口中7300元的均价要高出两三百元?”
实际上,不少初次置业的市民都向记者提出过类似疑惑:“均价”、“起价”看上去很美,最终买房时价格往往都会偏高,较低的均价和起价最后都没看到踪影。
有业内人士指出,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多层住宅而且不带花园,一楼或顶楼的价格最低,也就是起价;如果一楼带花园,顶楼的价格就是起价。如果是小高层及高层住宅,一楼的价格最低,也就是起价。所以,同一栋楼内,相同户型和朝向的房源,楼层越往上价格一般越高,中间楼层房源价格代表均价。还有一种销售均价,是指所有房屋的销售价格总数除以所有房屋建筑面积的总数。但在实际销售中,销售均价往往是楼盘的营销性价格,也就是说,它不一定是两者的比值,而是代表楼盘销售策略的价格,所以经常会与购房者实际感受相差较远。
起价、均价、销售均价等名目繁多的价格,往往被置业顾问充分利用成最容易让购房者心动的噱头,以促进新房尽快成交。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表示,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均价往往要限定在同一期、同一楼栋、特定户型等要素下才有参考意义,笼统的均价经常会比实际成交价格低数百元甚至数千元。现在不少楼盘分多期开发,各期价格因开盘时间、楼盘位置等差异较大,不少楼盘宣称的底价和均价噱头成分较大,对购房者参考价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