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北京时间8:00点整……”整点报时对于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庄严的北京时间的信号发播不是来自北京,而是发自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国家授时中心。作为陕西的东大门和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丝路名城,渭南主动承担使命,从服务国家发展大棋局的高度思考城市发展,塑造品牌城市新形象,搭建友好城市合作平台,力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与西安形成合力,共同助推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建设。
近期,“我眼中的China”摄制组走进渭南,用镜头记录和反映新时代渭南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新常态,展示城市发展成就和巨大进步,塑造“一带一路”品牌城市新形象,系统解读“一带一路”建设征程上的渭南贡献。
渭南处于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因地处渭水之南而得名,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四圣故里、将相之乡”的美誉。渭南地理优越,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几千年前,这里是走出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号称“三秦要道、八省通衢”;这里有奇险于天下的西岳华山,风景俊美的少华山、黄河湿地、大荔同州湖、朝邑湖等名山大川;在渭南,仓颉造字,杜康造酒,司马迁编纂《史记》,白居易吟出《长恨歌》。
2016年央视春晚上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让华阴老腔惊艳了全国。自家的板凳、自制的琴弦、一块惊堂木、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独一无二的表演风格便是来自于渭南华阴县。2006年5月,华阴老腔经国家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渭南非遗资源丰富,特色突出,极具价值,共拥有华阴老腔、华县皮影、富平阿宫腔、合阳提线木偶、同洲梆子、澄城尧头窑陶艺等1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和从未间断的文化传承让渭南在中国历史上书写出独特的篇章,形成了独有的城市气韵。
承东启西的地理区位和通达的贸易往来让渭南在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及贸易发展繁荣史上肩负着重要使命。渭南自古是京畿要地,是贯穿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大通道,从渭南出发,一条通向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经济、贸易大通道畅通无阻。在丝路贸易兴盛的2000多年间,古丝路沿线布满了渭南商人的足迹。他们在中外交往中形成了具有陕西文化特色的秦商精神,概括为诚实守信、不辞艰辛、厚德从医、创新开拓、造福桑梓,为新时代丝路精神提供了渭南写照。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关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提出,渭南再一次站在了丝路复兴的最前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渭南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副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这是渭南市委、市政府对渭南结合国家战略方针提出的两个城市定位。渭南围绕这一定位,依托国际化的合作平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力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优势提振城市综合实力,在新时代担当“一带一路”建设的渭南使命。
201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渭南高新区坚持“特色、集群”的发展思路,助推科技产业聚集,形成了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以中联重科、北人印机为骨干,工程机械、印刷机械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形成陕西东部最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渭化集团、金钼科技为龙头,重点建设新型煤化工、钼化工生产基地,形成关天经济区最具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3D打印、沃特玛、天臣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两园一城”(国家食品产业园、百亿级的商贸物流园、中国酵素城)建设。渭南经开区相继引进了青岛啤酒、上海申华、中垦乳业、广东日丰、成都红新国际、华能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两大特色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和生物发酵产业,尤其是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国家级生物发酵特色区域——中国酵素城。渭南经开区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共建“一带一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对接智库资源,推动区域文化经济发展。
如今的渭南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广结好友,与国内外城市共建平台、共谋发展。以建立国际国内友好城市为抓手,以建立渭南友好城市联盟为目标,渭南积极发挥水滴效应,在全球布局培育渭南友好城市圈,打造“渭南+”合作新格局。
自2014年起,渭南利用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平台,开展了“崛起新丝路”、“合作、创新、共赢”主题活动。利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平台,开展“一带一路”友城对话会、友城合作发展大会和产业合作大会,秉承“邀约-对话-合作”理念,先后邀请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匈牙利、哈萨克斯坦等3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邀约对话,规划经贸、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长期务实合作。目前,渭南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12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内6省8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全省率先设立7个境外经贸代表处,促成了中哈苹果友谊示范园等项目,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更多渭南元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声智库执行主任徐蕴峰指出,渭南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位交通、政策机遇、历史积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渭南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抓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赢发展的重大机遇,塑造渭南品牌城市形象,持续深化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互通互联,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为城市发展注入动能,为国家发展做出新贡献。
责编: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