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不是天生的
我常常在想,那些被称为大赢家的人是不是生来就与众不同。直到遇见老张,我才明白这个想法有多天真。老张在菜市场卖了二十年豆腐,现在开了三家连锁店。他说自己从没想过要当什么大赢家,就是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磨豆子,雷打不动。
记得有次我问他,这么辛苦图啥。他擦擦汗说,就是觉得把豆腐做好挺有意思的。这话听着简单,可细想还真有道理。现在的人总想着走捷径,反而把最根本的东西给忘了。
成功就像煮粥
我奶奶常说,煮粥要慢火细熬,急了就糊锅。这话放在做人做事上特别贴切。你看那些真正的大赢家,哪个不是经历了漫长的积累期。马云当年推黄页的时候,被人当成骗子赶出门;董明珠做销售员的时候,一个人扛着样品跑遍全国。
有时候我觉得,现代人太着急了。刷短视频要看两倍速,读书要听精华版,连成功都想要速成班。可这世上哪有什么速成的大赢家啊。
失败是常态
前阵子看脱口秀大会,有个选手说得好:失败才是人生的主旋律,成功只是其中的插曲。这话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创业的经历。当时信心满满地开了家奶茶店,结果三个月就关门大吉。
那段时间特别沮丧,整天窝在家里打游戏。后来偶然看到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他说被苹果开除是他人生中最棒的经历。这话当时听着挺矫情的,现在慢慢懂了。
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我认识个做自媒体的朋友,特别有意思。他同时在五个平台更新内容,每个平台的风格都不一样。有人说他不够专注,可他觉得这是在测试市场。结果还真让他试出来了,在B站的内容突然就火了。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超级玛丽,总想着一条路走到黑。后来才发现,有时候退一步,换个方向,反而能找到隐藏的蘑菇。
保持学习的能力
我家楼下修鞋的王师傅,六十多岁的人了,最近在学英语。他说现在外国游客多,想跟他们聊聊天。这事儿特别触动我,你说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人,哪来的这股劲儿。
反观很多年轻人,毕业就把书扔了。我表弟就是这样,工作五年用的还是大学那点知识。去年公司裁员,他第一个被辞退。这能怪谁呢?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的:越是大赢家,越是谦逊。像袁隆平院士,九十高龄还天天往田里跑。反而那些半瓶子醋,整天晃荡得最响。
我以前也犯过这毛病。刚升职那会儿,觉得自己可了不起了。后来项目出问题,还是靠团队里最不起眼的小李想出解决办法。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位置再高也别端架子。
找到自己的节奏
现在流行说什么“内卷”,我觉得挺没意思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何必非要跟别人比。我有个同学,三十五岁才考研,现在在大学当老师,过得也挺好。
就像跑步,起步快的不一定能笑到最后。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配速,稳稳地跑完全程。
简单点,再简单点
有时候觉得现代人活得太复杂了。买个手机要比较几十个参数,吃个饭要拍照修图半小时。反而那些大赢家,生活都特别简单。任正非常年就穿那几件衣服,扎克伯格的车也就是普通的本田。
我最近在尝试断舍离,把不用的东西都清理掉。结果发现,空间清爽了,心里也轻松不少。这可能就是古人说的“大道至简”吧。
最后说两句
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说:大赢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偶然的。他们只是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多坚持了一会儿,在别人抱怨的时候多努力了一点。
就像我奶奶常说的,日子要一天天过,路要一步步走。别总盯着终点,好好享受这个过程。说不定走着走着,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