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平台这个词儿最近老在耳边转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千亿平台这个词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土豪在炫富呢。后来慢慢发现,这些平台就像我们小区门口新开的超市,刚开始觉得就是个普通商店,结果人家把菜市场、理发店、修鞋铺全给整合了,搞得整条街的生意都跟着变了样。
记得去年那个共享单车的故事吗
我有个朋友在共享单车公司上班,他说以前各家都在比谁的车多、谁的颜色鲜艳。后来某天突然发现,有个平台把支付、地图、外卖全串在一起了,这下可好,单车公司突然就变成了人家生态里的一颗棋子。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跳棋,你以为是自己在走,其实整个棋盘都在别人设计的规则里。
这些平台像极了热带雨林
有时候我觉得千亿平台特别像热带雨林,表面上看到的是参天大树,其实地下的根系早就把整片土地都连起来了。前两天我去菜市场买菜,连卖菜大妈都在用平台提供的二维码收款,这让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平台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我邻居老王的故事
老王开餐馆十几年了,去年突然把店面改成了只做外卖。我问他为啥,他说现在客人都在平台上点餐,堂食的越来越少。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百货商场的故事,那时候谁能想到现在连逛商场的人都变少了呢。老王说现在他的店虽然小了,但在平台上的销量是原来的三倍,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重塑吧。
有时候觉得平台像变形金刚
你说它们到底是做什么的?说是做电商的,结果搞起了金融;说是做社交的,结果卖起了商品。就像我儿子玩的变形金刚,你以为它是辆车,转眼就变成机器人了。这种跨界的能力,让很多传统行业都措手不及。
我表弟在老家开民宿,去年开始跟旅游平台合作。他说以前要靠熟人介绍客源,现在平台直接把客人送到门口。最神奇的是,平台还能根据客人的喜好推荐周边的餐厅和景点,这让他省了不少心。不过他也抱怨,现在得跟着平台的规则走,有时候感觉像是被牵着鼻子。
想起小时候的供销社
我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跟妈妈去供销社,那时候觉得供销社啥都有。现在的千亿平台就像是升级版的供销社,只不过规模大了几千倍,而且还会主动猜你喜欢什么。前两天我就在平台上看到它推荐了我一直想买但没舍得买的钓鱼竿,你说它怎么知道的?
这些平台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就像下象棋,以前大家都是车走直路马走斜,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你象可以过河了。我认识的一个服装厂老板说,现在做衣服不光要看款式,还得考虑怎么在平台上展示,怎么配合平台的促销活动。他说这就像是要学会在新的舞台上跳舞,以前的步子都不管用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改变也不全是坏事。我侄女在大学城开了家奶茶店,靠着平台的外卖服务,现在每天能多卖两百多杯。她说要是放在以前,这么个小店根本不可能服务到整个大学城的学生。
就像给行业装上了加速器
有时候我觉得这些平台就像是给行业装上了加速器。我有个做家电维修的朋友,以前每天骑着电动车满城跑,现在平台直接给他派单,效率提高了不说,收入也稳定多了。他说这感觉就像是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虽然要遵守的规矩多了,但日子确实好过多了。
最后说点实在的
说到底啊,这些千亿平台就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建工程。以前修路是为了让物资流通,现在建平台是为了让信息和服务流通。我觉着吧,与其担心被颠覆,不如想想怎么搭上这班车。就像我那个开餐馆的老王说的,时代在变,咱们也得跟着变,毕竟做生意嘛,活下去最重要。
前两天看新闻,说现在连菜市场的大爷大妈都在学着用平台做生意。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大家学用手机的样子,开始觉得麻烦,后来发现真香。也许再过几年,我们现在觉得新奇的东西,也会变得跟吃饭喝水一样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