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9: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

那年春天,我在博鳌感受到的暖意

还记得2019年3月,我站在博鳌的海边,海风带着咸咸的味道,吹在脸上特别舒服。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有点懵,不知道这个论坛到底要讨论些什么。直到听到各国代表讨论开放型世界经济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宏大议题的一部分。

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

论坛上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位来自东南亚的企业家说起他的创业故事,他说自己的公司就像一艘小船,在全球经济的海洋里航行。有时候会遇到风浪,有时候会迷失方向,但只要有开放的港口,就总能找到停靠的地方。这话说得真对,现在想想,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样的小船吗?

我记得那天下午,会场外的木棉花开得正盛。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坐在树下聊天,他们说现在做生意比以前方便多了。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姑娘说,她早上在海南发的货,第二天就能到曼谷的客户手里。这种便利,不就是开放型经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吗?

开放的世界像一桌团圆饭

说到开放型经济,我总想起老家过年时的团圆饭。桌上摆着各地的特色菜,大家互相夹菜,其乐融融。要是每个人都只守着自己面前的那盘菜,这顿饭就没什么意思了。世界经济也是这样,只有开放包容,才能让每个人都吃饱吃好。

论坛期间我认识了一位来自欧洲的记者,他说现在去哪个国家都能用手机支付,带张信用卡就能走遍天下。这让我想起我爷爷那个年代,出趟远门得换好多外汇,还要担心汇率问题。现在的年轻人真幸福,一部手机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

那些触动我的瞬间

有天晚上,我在酒店大堂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他说自己研究国际经济几十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世界联系得如此紧密。他说这话时眼睛闪着光,让我特别感动。是啊,想想我们每天用的手机,零件可能来自十几个国家,这本身就是开放型经济最好的证明。

普通人的开放故事

我邻居家的小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在网上卖海南的特产,客户遍布东南亚各国。去年他还去越南参加了农产品展销会,带回来好多有趣的见闻。他说现在做生意,眼光不能只盯着国内,要放眼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这话说得挺在理的。

有时候我在想,开放型经济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就像我女儿特别喜欢看韩剧,我儿子爱玩日本游戏,我太太经常买澳洲的保健品,这不都是开放带来的便利吗?

展望未来的路

论坛结束那天,我坐在回程的车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里特别感慨。这个世界变化真快,记得我小时候,能见到个外国人都觉得新鲜。现在呢,走在海南的街头,随时都能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说到未来,我觉得开放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就像我们海南人常说的,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就是因为它足够开阔。世界经济也是这样,只有保持开放,才能让更多人在发展中共赢。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么宏大的议题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大着呢。我们每次选择购买进口商品,或者把产品卖到国外,都是在参与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就像论坛上那位企业家说的,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海。

我特别喜欢论坛期间听到的一句话:"开放不是选择,而是必然"。这话说得真好,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封闭自己就像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既看不到阳光,也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现在回想起来,博鳌亚洲论坛2019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开放不是遥不可及的政治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从选择一杯进口咖啡,到在跨境电商平台开店,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伟大的变革。

写着写着,窗外又下起了雨。这让我想起论坛期间的那场春雨,来得突然,去得也快,但雨后空气特别清新。或许开放型世界经济就是这样,经历些风雨,反而能让前路更加清晰。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能自豪地说,这个世界因为开放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