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前几天路过小时候常去的书店,发现已经变成了网红奶茶店。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连我最熟悉的街角都在悄悄改变模样。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公司去年做品牌升级时遇到的困惑,那时候我们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孩子,不知道该往哪走。
数字浪潮里的那盏灯
记得刚开始接触万博这个概念时,我总觉得它特别遥远。直到有天深夜加班,看见楼下便利店还亮着灯,那个熟悉的logo在夜色中格外温暖。我突然明白,品牌不就是黑夜里的那盏灯吗?让人在陌生的环境里能找到熟悉的感觉。
我们公司做传统制造业二十年了,以前总觉得把产品做好就行。可现在的年轻人啊,他们不光看产品质量,还要看你的故事,你的价值观。就像谈恋爱,光有钱不行,还得懂浪漫。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脾气
我特别喜欢观察街边的小店,有的装修得很精致,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后来发现,是少了店主的个性。就像我们小区门口那家面馆,老板总是笑呵呵的,记得每个熟客的口味。这种人情味,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万博给我们的启发是,数字化不是要把企业变得冷冰冰的。相反,它让我们有机会把这种温暖传递给更多人。我们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工厂老师傅的故事,没想到收到了好多年轻人的留言。他们说,原来制造业也可以这么有温度。
从卖产品到交朋友
去年双十一,我们尝试了个新玩法。不搞降价促销,而是组织用户参观工厂。那天来了好多年轻人,他们举着手机到处拍,说要把这些发到短视频平台。有个小姑娘特别可爱,她说原来我们每天用的东西是这么做出来的。
这件事让我特别感动。以前总觉得品牌建设就是要打广告、做推广,现在发现,真诚地邀请用户走进你的世界,比什么都重要。这就像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你得先把家里收拾干净,准备好茶水点心。
在变化中寻找不变
科技发展这么快,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流行那个。有时候我也会迷茫,到底该追随什么潮流。后来想通了,与其追逐潮流,不如找到自己的节奏。就像跳舞,跟不上节拍没关系,重要的是跳出自己的风格。
我们公司现在每周都会开“吐槽大会”,让年轻员工说说现在流行什么。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但总能给我们这些“老人”带来新启发。有个95后说,现在的品牌要像好朋友一样,能聊天能吐槽,不能总是端着。
慢下来,才能走得更远
前几天见了个投资人,他说现在都是快节奏,要快速试错、快速迭代。我笑着告诉他,我们这行就像煲汤,火候不够味道就不对。数字化给了我们很多工具,但做品牌的本质还是那份用心。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说“慢工出细活”。现在做品牌也是这样,不能太着急。我们花了半年时间重新设计产品包装,很多人觉得太慢了。但当我们把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新包装推向市场时,那种认同感是任何广告都换不来的。
意外的收获
最让我意外的是,当我们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后,连招聘都变得容易了。很多年轻人说,就是看了我们的品牌故事才来应聘的。这让我想起那句话: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有个新来的设计师说,她特别喜欢我们公司茶水间的布置,觉得特别有人情味。其实那就是些普通的绿植和旧家具,但她说能感受到公司的温度。看来啊,品牌的温度是装不出来的,它藏在每个细节里。
明天的阳光会更暖
有时候半夜醒来,我会想十年后的品牌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有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新技术,但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永远不会过时。就像现在虽然能视频通话,但我还是喜欢和老朋友面对面喝茶。
万博给我们的启示是,数字化不是目的,而是通往人心的新路径。重要的是始终保持那份初心,就像母亲总是记得孩子最爱吃什么菜。在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有些东西值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昨天看到办公室窗台上的绿萝又长出了新叶子,在阳光下发着光。我想,做品牌也是这样,需要耐心等待,需要用心浇灌。也许明天就会开出意想不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