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座梦之城
我常常在想,我们每个人心里是不是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梦之城。这座城市不在任何地图上,却比任何真实的地方都要真实。它就在我们脑海里,白天若隐若现,夜晚却格外清晰。有时候我觉得,这座城市就像我小时候玩的乐高积木,一块一块地搭建起来,有时候拆了重建,但永远都在那里。
记得去年冬天,我遇到了一个在街头唱歌的年轻人。他说他来自一个小县城,但心里装着一座梦之城。那里有他的音乐,有他的舞台,有无数为他鼓掌的人。现实中的他可能只是在寒风中唱着没人听的歌,但在他的梦之城里,他已经是超级巨星了。你说这是逃避现实吗?我倒觉得不是,这恰恰是他面对现实的方式。
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
有时候我会突然意识到,我们每天生活的这座城市,其实也是无数人的梦之城。你看那些高楼大厦,不都是建筑师图纸上的梦想变成的现实吗?我认识一个建筑师朋友,他说他每次路过自己设计的建筑时,都会偷偷地笑,因为那是他从梦之城搬来现实的一块砖。
我表妹去年大学毕业,非要来北京闯荡。家里人都说这孩子太理想主义,北京哪是那么容易生存的地方。但她跟我说,姐,我知道很难,但我的梦之城就在那里啊。结果你猜怎么着?她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上周还拿到了最佳新人奖。她说每次加班到深夜,看着北京的灯火,就觉得自己的梦之城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现实是梦想的试金石
不过话说回来,梦之城也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对吧?我有个朋友整天想着要当网红,天天在家拍视频,工作也不找。这我就觉得有点跑偏了。梦之城再美好,也得有现实的基础啊。就像打游戏,你再厉害也得先有个手机不是?
我特别喜欢观察地铁上的人们。早高峰的时候,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但你看他们的眼睛,好多人都闪着光。那可能就是梦之城的光芒吧。虽然现在挤在拥挤的车厢里,但心里可能正在规划着自己的事业版图,或者想着下班后要去学点什么新技能。这种状态特别打动我,就像我每天早上喝的那杯咖啡,苦涩中带着希望的香气。
建造梦之城的日常材料
其实建造梦之城不需要什么了不起的材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事。比如坚持每天读几页书,周末去学个插花,或者像我现在这样,坚持写作。这些都是往梦之城搬砖的过程。我老妈常说,你看那些大树,都是一年一年慢慢长起来的,哪有一下子就能参天的道理。
前几天我儿子跟我说,他梦想要造会飞的汽车。要是以前我可能会说“别异想天开了”,但现在我会说“这个想法太酷了,咱们先来看看汽车是怎么动的吧”。你看,这就是梦之城的种子,得用心呵护才行。谁知道呢,说不定二十年后真的满大街都是会飞的汽车,到时候我就可以骄傲地说,这个梦想最早还是我儿子想出来的呢。
当梦想遇到现实的雨天
当然啦,梦之城也会有下雨的时候。我创业那会儿,真是碰了一鼻子灰。最开始想的特别好,结果现实给我上了一课又一课。那时候每天晚上睡不着,就在想是不是该放弃梦之城,回到现实世界找个安稳工作算了。但现在回头看,那些挫折反而让我的梦之城更加坚固了。
就像我姥姥常说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现在每次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那段日子。梦之城不是永远晴朗的,有时候也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重要的是雨过天晴后,我们还能继续建造它,甚至把它建造得比以前更好。
最近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梦之城和现实世界连接起来。比如那些自媒体创作者,他们把兴趣爱好做成了事业;还有那些周末市集,让手工艺人们找到了展示的舞台。这让我觉得,也许梦之城和现实世界本来就不该分得那么清楚。
给梦之城开一扇窗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给心里的梦之城多开几扇窗户,让现实的阳光照进来,也让梦想的光芒照出去。我有个同事特别喜欢烘焙,以前只是自己做着玩,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开始接订单,现在居然成了副业。她说从来没想过爱好能变成事业,但这不就是把梦之城的一部分搬到了现实世界吗?
我现在每天都会花一点时间打理我的梦之城,可能是学点新东西,也可能是规划一下未来。这个过程让我觉得特别充实,就像是在心里种了一片花园,每天都能看到新的花开。而且我发现,当梦之城越来越丰富的时候,现实生活也会变得更有意思。
最后我想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梦之城的建筑师。这座城市可能永远都在建设中,可能永远都不会完全完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建造,一直在梦想,一直在让现实变得更好一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