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探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与经验总结,由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天津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新工科建设与产教融合’研讨会”于2018年7月7日至8日在天津举行。
数百名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中外专家学者踊跃参会,针对新工科建设和产教融合的主题畅所欲言、切磋交流。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提出要“面向未来,主动谋划,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变革”;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就不单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本世纪全新、全方位、持久过程的挑战,本科生的智能课程体系设置和新形态教材的制订与开发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巨大工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分享了浙江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与思考;复旦大学信息学院胡波副院长分享了复旦大学新工科背景下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秦昆分享了武汉大学面向新工科的遥感实践改革;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贵杰以“海洋机电装备与仪器”新工科专业为例分享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探讨”;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李岩教授分享了“构建自动化专业多元培养体系,着力培育理工融合拔尖人才”的实践。国内众多高校基于新工科《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三个里程碑文件精神,把产教融合的理念积极纳入新工科建设的统筹考虑中,并赋予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产业界紧扣时代脉搏,也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务实促进新工科建设,实现校企双赢。针对产教融合这一充满困惑和挑战的课题,百度校园品牌部副主任计湘婷做了题为“AI时代的校企合作,如何更接地气?”的报告。她枚举了校企合作推进AI人才培养的一些“槽点”,她认为大家“吐槽”的原因有三:AI的难点在于门槛较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综合基础,AI的繁杂在于涉及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AI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成效可感知性、落地可操作性和校企目标双赢。
(百度校园品牌部副主任计湘婷)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也是一个重要的共性问题。与会代表的分享都凸显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在会上表示,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新工科建设产学合作。作为AI领军企业代表,计湘婷副主任结合百度校企战略合作、AI课程合作与教材出版、全国第一期新工科师资培训班、未消失的西南联大数字复原项目、2018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创意赛等生动的案例,从联盟组织、师资培训、课程共建、教材出版、学生生态等方面分享了百度助力高校AI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构建的探索和深度思考,她认为要AI企业提供引领、提供号召和可达性。
(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
与会代表们分享的“接地气”的实践与思考,“干货”满满,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与会者纷纷表示要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共同推动AI时代的人才培养。
AI时代,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探索永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正如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亨尼斯所言:“所有的高科技领域公司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跟大学面临的问题非常相似:如何保持创新的习惯和接触新鲜事物的意愿。”
责编: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