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当今陶瓷从设计到制作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程度而感到震惊!”7月6日,在上合青岛峰会元首用瓷华青瓷“千峰翠色”推介会上,中国古瓷鉴赏第一人、故宫博物院终身研究员耿宝昌老先生如此华青瓷。并称“华光华青瓷,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质如玉,天地浑然青一色。很美,我很欣赏,让人耳目一新。”
在上个月闭幕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华青瓷“千峰翠色”系列成为峰会元首用瓷。以华青瓷描金为本体的“千峰翠色”,将齐鲁“海岱文化”作为创作主题,艺术造型上呈现出“海岱文化”中山、海、祥云等标志性元素。 不着华彩之风,纯以华青瓷本真之色动人,与“千峰翠色”之名相得益彰。
而在此次推介会上,耿宝昌老先生以及清华美院教授张守智先生、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傅维杰女士、华光国瓷董事长苏同强先生等都就中国陶瓷的传承、发展与复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耿宝昌先生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青瓷的发展脉络,据耿老先生介绍:“目前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陶瓷出现在商代,在浙江德清火烧山丁字桥地区陶瓷发掘出土的文物证实,在商代中国已经从硬质陶发展出了陶瓷技术,这是中国也是世界陶瓷之源。”
而青瓷从古至今都是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形成的独特色彩,并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传播开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器物,从商代一直延续至元明清。由于青瓷釉面比较素雅,大方很多欣赏的色彩,不仅中国人民喜爱,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样引起各国人民的喜爱。
而中国瓷一直都有着尚青的情节,古人先贤对青瓷情有独钟:“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唐代越窑,宋代官窑、汝窑、龙泉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而今的华青瓷“千峰翠色”在耿宝昌先生看来“既有雨后的天青之色,又有海水之美,海天一色,孕育着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同时,华青瓷有别于传统青瓷停留在釉面颜色的表层青色,做到了胎体釉面色泽一致,这实在是难得。在历史上也是鲜见的,可谓历史最高水平。”
华光国瓷董事长苏同强先生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的逐渐被西方国家追及并超越的历史,而作为中国陶瓷人,华光国瓷是如何奋起直追,重新复兴中华陶瓷文化与技艺,打造中国高端陶瓷品牌的。
而此次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华光国瓷以齐鲁海岱文化为主题,打造了专属于上合峰会的全新国宴用瓷——华青瓷“千峰翠色”。设计立意,更见大气格局和胸中丘壑。“千峰翠色”以泰山、祥云浮雕和海浪波纹,营造出大气磅礴的山海气象;以华青瓷返璞归真的色质之美,呈现出“和合天下”的文化意向。在工艺上,“千峰翠色”也更加精细、完美,从原材料精选,到炼泥、精修、素烧、抛光、施釉、描金、彩烤……,每一件器物都用足七十多道工序,并在健康、安全上做足了文章。它运用了华光高光泽度无铅釉专利技术,让完美的艺术呈现和健康需求融为一体。不仅完美的完成了外事任务,同时也再一次在世界面前树立了中华陶瓷的全新形象。
正如耿宝昌先生所言:“21世纪是科学时代,也是属于中国的时代。华青瓷,尤其是‘千峰翠色’取得的成就代表了中国陶瓷的发展与创新,中华陶瓷的未来大有可为!”
责编: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