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9.X

新周刊:是的,我们就是“陀螺青年”

“陀螺青年”一词在朋友圈火。

  蒋方舟认为,陀螺似的人生或许是无法忽视的存在,但却不是永恒不变的宿命。我们当代人过的循环往复的生活不像陀螺,倒更像钻头。人要不断旋转,才能拒绝命运摆布,找到真正的自由。

  “陀螺青年”们嘴里说着丧,身体却在拼,他们在社交、深造方面打开自己生活的新方向,让转动更富有积极的人生意义。“陀螺爸爸”们扛着儿女向前行,他们的财务管理有着明晰的目标和步骤,通过理财通、爱定投等理财产品规划一家人的未来;

  这种不停寻求突破的打转,才是人生应有的姿态。就如诗人李魁贤在诗歌《陀螺的人生》中所言:“我在打转中才能存在,我在打转中才能显示生命的意义。”

  “陀螺青年”们的第二战略是定投

  文 | 闫敏(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腾讯理财平台负责人)

  导语:持之以恒的投资战略,一如青年对于未来的笃定与坚守。

  什么是“陀螺青年”?众人笔下的陀螺青年,在奔向客户的路途里,在工作加班的日日夜夜里,在梦想与现实的距离里,马不停蹄,满目焦虑。

  他们只能如陀螺般,在生活的广场上忙碌旋转吗?

  这样的“陀螺青年”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包括我自己。记得在刚刚迈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的那几年里,我全身心都放在个人专业工作能力的提升和事业发展之上,每日奔忙于宿舍和办公室之间,完全没有考虑过其他事情。那是一段艰辛清贫而又激情四射的时光,也许错失了一些美好,但过程中的充实和成长,让我一直非常怀念和欣慰。

  在人生的长河中,青年时期是追求人生梦想最有动力的年纪,勇于拥抱精彩的“旋转”,又何尝不可?带着梦想与目标前行的青年们,都或多或少面对着压力,关键是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不当看客。

  腾讯理财通的大数据显示,80%用户的理财梦想都和家庭有关。

  青年时代的我们选择辛勤打拼,不问朝夕,甘心成为“陀螺青年”中的一员,期待的是可以多一份资本,陪爱人远行,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给孩子优质的教育、快乐的童年。

  到了中年,我们开始为孩子谋划一个理想的未来。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腾讯理财通平台上有这么一名用户:在房地产行业工作的李先生,是一个6岁女孩的爸爸。无论是什么补习班和兴趣班,只要孩子真的想去,他一定会帮孩子报名,一有空就会陪她去上课。

  为了孩子的教育作打算,他也购买了腾讯理财通的定投基金产品,每月投资理财资金5000—8000元。做了基金定投后,李先生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花费大量精力研究股票、外汇、虚拟货币等。定投不但能够分散和减低风险,还可以用更多时间专注自己的事业和兴趣。另外,他也可以为日后的大额支出提前做准备。未来,李先生打算攒下一笔购车资金,买车后带孩子出游,带她去全国各地见见外面精彩的世界。

  为了目标而失去平衡的旋转,转得太快,不经意间失去重心,注定会造成焦虑与不满,不如兼具“平衡”与“目标”,把握工作、生活的航向,让陀螺“转”出精彩。

  前些年,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即便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小朋友,并有了一些储蓄之后,也没有意识并且察觉到“理财规划”的重要性。后来在和我钦佩的前辈进行交流,特别是真正开始关注并从事金融科技工作之后,才明白如何通过合理的理财和资产配置,例如定投这样长期坚持的理财方式让钱生钱,放大自己的个人收入,让自己的工作所得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增值。

  如果依靠“工作” 拥有美满的人生是一种“战略”,那么忙碌之余,去了解和思考如何投资、理财,就是第二战略。

  定投就是一项“平衡”风险、不断接近“目标”的不错的理财方式。最近,腾讯理财通精选理财产品,为包括“陀螺青年”在内的理财用户上线“爱定投”。用户不必在乎进场时点,不必时时留意行情起伏,也不必为短期的波动而改变投资决策,只需按周期投入,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收获。

  定投,赢在持之以恒的投资战略,一如青年们对于未来的笃定与坚守。停不下来的陀螺,既马不停蹄奔波,又可看作是平衡、优雅地旋转。理解生活的本质并坚毅面对,大千世界,人生何处不精彩。

  陀螺人生:因旋转而自由

  文 | 蒋方舟

  (青年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

  我看过最恐怖的影像故事,不是《午夜凶铃》,而是一个叫做《雇佣人生》的六分半钟动画短片:

  清晨,闹钟大作,一个疲惫的中年男人在他的房间醒来,随着他洗漱出门上班,我们发现他所使用的一切工具都是人:台灯是戴着灯罩的人,桌椅是趴着的人,出租车是背着人奔跑的人,红绿灯是两个黑风衣里穿着红衣、绿衣的人,电梯是靠两个被拴着的胖子来上下控制。

  当主人公终于来到公司——观者都以为一路被人服务的他是多么有权有势,结果主人公在一扇门前面趴下来,一双穿着黑皮鞋的脚踩在他身上,蹭了蹭。

  他人为我们当坐骑,而我们又是他人的脚垫。这样的隐喻每天都在上演。在消费社会里,人看似是决定消费品生死的判官,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但转念一想,人用来消费产品的资金,也是把自己放在市场上销售得来的。

  为击退生活意义的匮乏感而旋转

  天才哲学家贝克莱有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刻不停地和这个社会发生重复的、可被感知的联系是我们存在于此的唯一证据。

  每个月都要交的房租、水电费、网费,每天都要吃的快餐和要收的快递,每天重复的工作……这些不只支撑了生活,也定义了生活,成为生活本身。

  最近,余杭高速公路一个收费小哥的视频火爆了网络。他像机器人一样标准地完成每一个僵硬的收钱、发卡、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转身的动作。这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人生。

  感伤的网友感慨“人被异化成机器”,然而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无非是在更大和更细致的层面上复制他的举动罢了。出身名校的大学生回国加入互联网娱乐公司,每天分析哪些无脑视频点击率高,然后给有类似潜质的无脑短视频加权推送给用户,这样的工作在我看来,与高速公路收费小哥的机械劳动并没有本质区别。

  学生要完成计划,职员要考核指标,老总们则受瞬息万变的行情的指挥。我们离开了有形之手的计划,又把自己放到更大的、无形之手的计划中去了。当代社会没有有形的奴隶主,却有无形的鞭子。只是这鞭子不是为了什么主人的利益和权力,却是为了被鞭策者,正如鞭子抽动陀螺,提供了陀螺不断旋转的动力一样。

  网上有一篇自称为“陀螺爸爸”写的叫做《我的天津落户日记》的文章,作者名校毕业之后坚决放弃留在天津进国企工作的机会,历经扎根城市的层层“磨难”,如陀螺般旋转于各种问题与压力之间,但终因落户北京无望,把户口转回了天津。

  人们看陀螺,觉得它很傻,旋转不停却始终停留在原地,从来不曾定下目标,更不曾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但许多人本质上其实和陀螺一样,看似不断忙碌奔波,到头来却发现一开始定下的目标早已不知不觉消失了,旋转只因为不得不旋转。

  物质的匮乏让人难以忍受,但人们从来不会轻视那些为了实现具体物质目标而努力的体力工作者,因为比匮乏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匮乏感。生活富裕的人同样存在着匮乏感,那是生活意义的匮乏感,明明努力生活着,却不知道自己该活成什么样子。

  正在民营企业上班的陈先生是知道的,他毕业后就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工作,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业余时间储蓄攒钱报读了好几个提升自己的充电班。在财务管理上,他也领先30岁左右的上班族,早早就学会了用定投产品。

  正当大家都认为他会这样稳定地工作下去的时候,他突然辞职出国读MBA,他说自己需要更高阶的充电了。我们主动地旋转,为的是击退生活意义的匮乏感。

  不断旋转,才能拒绝命运摆布,找到真正的自由

  曾经被上一代人厌倦、一眼望得到头的平坦生活,如今变得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像陀螺一样,安全感来得很脆弱,必须小心翼翼地维系。

  陀螺旋转外观是完美和平衡的,但是却立足于种种复杂的力学要求。内外的一些不巧的变化——空气、平面、推搡等——都可以让陀螺轻易地滑落轨道,凭借自己是再也立不起来了。

  就像消费品需要不断地暴露在消费者面前一样,我们也得在社会面前不断地证明自己的有用性,而不能像欧几里得那样,一旦给一个命题写上QED(证明完毕),就可以放手不管,去处理下一个命题。而这种有用性,就像商品一样,并不是那么保险。

  再流行的产品也可以一夜之间过时,被赋予巨大希望的手机会因为电池爆炸的一瞬退出市场。人也一样,在手机行业深耕几十年、挣钱供养全家的中层干部可能发现自己不再被需要了——就像《变形记》里的格里高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得格格不入,陀螺转不下去了,倒下了。

  30岁出头的蔡女士,每年都会出国旅行四次,令人怀疑她是什么大公司的股东,但她不过是个小员工。能够拥有稳定的旅游资金,无非是因为蔡女士用定投为自己攒下了一笔又一笔钱。当别人在家里瘫着煲剧的时候,她在加班改方案,把每一分钟工作时间用尽;当别人想去旅游却囊中羞涩的时候,她可以从定投账户里轻松地喜提一笔充裕的旅游经费。

  中年人如此,年轻人亦如是,年轻人并不如消费广告里展现的那样自我而潇洒,他们同样需要耗尽全力地度过生活的每一天。

  我的一位师姐,也是名校毕业,进入稳定而光鲜的新闻机构工作,我总在朋友圈里看到她汇报繁忙的工作,不错过任何大事与历史节点,经常发自己蹲在会场、机场或车站写稿的照片。前两天,她去采访一个拍短视频的西北小哥,小哥拍的是妈妈每天做不同的饭,师姐问小哥收入多少,他说20万。师姐问:一年吗?他说:不,是一个月。世界沉默了,后来他人整理采访录音的时候,都听出了师姐沉默里的哀愁。

  师姐的沉默不仅仅是哀愁,也是一种审视,仿佛一瞬间的灵魂出窍,不再困囿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而看到自己与他人并列的生活。师姐的哀愁不仅仅是羡慕,也是一种惊讶,惊讶于看到脱离轨道的生活,一种被自己改写了的人生。陀螺在周而复始的旋转过程中忽然有了一瞬间的迟疑:“我究竟为什么在转?除了旋转我有没有别的选择?”它忽然意识到,自己原来可以是自由的。

  陀螺似的人生或许是无法忽视的存在,但却不是永恒不变的宿命。社会变化从来就不会安于“陀螺人生”的人所带来的。曾经“鼓足干劲”都没法达到的经济奇迹,在很多不起眼的人分散的努力中却一遍遍刷新纪录。那些从农村和小城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是如此;放弃了在本地悠闲工作,来到一线城市打拼的北漂青年同样是如此。他们的轨迹或许是被驱策的,但他们追求的不是稳定,而是改变,是拒绝服从既定命运的能动性。

  我们当代人过的循环往复的生活不像陀螺,倒更像钻头。它每旋转一圈就更深入一步,就向着自己认定的那个难关前进了一点。这其中总会有难关和歧途,甚至时不时也会停下来——但这都无关紧要。

  在如今这个广阔的新天地,当我们能够设想自己是自由的,我们就总是自由的。

责编:汉网

上一篇:泰然出席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全面开启新零售战略征程

下一篇:三湘印象霸气美女总裁罗筱溪直面中小投资者

分享到: 0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