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国外贸 更大增量空间可期
2022-08-17 23:30:00 来源:荆楚网

过去5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近10倍,2021年规模达到1.92万亿元人民币;未来5-10年内,海外电商市场还将有3万亿-5.7万亿美元的增长空间,届时中国商品可能占据全球电商市场30%-40%的份额——两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数字化赋能之下,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契机、新动能,也成为未来外贸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过,外贸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但不限于跨境电商,还有更多领域、更大空间和潜力待探索和挖掘。

在8月16日由经济参考报社主办的“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上,业内权威专家和头部企业提出上述观点,并就如何提升传统外贸数字化水平,持续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等问题深入讨论,提出要用数字技术提升各环节运营效率,赋能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抓住新一轮窗口期,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塑造我国外贸增长新引擎。

图为“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现场。(记者 潘悦 摄)

激活企业活力 中国外贸强大韧性凸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发言中提出,外贸连着整体经济,就做好外贸工作和经济工作而言,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形势。

高培勇认为,在超预期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变,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韧性,背后是超大规模市场主体的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记者 潘悦 摄)

“到今年6月底我国已经有1.6亿市场主体,规模巨大。”高培勇说。他同时强调,特别需要注意,中国市场主体成长过程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同步而行的,在40年的市场经济运行洗礼中不断成长、不断发展壮大,对市场运行规律非常熟悉,擅长市场运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和动力源泉。

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活力,也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贸中小企业功不可没,发挥了主体性作用。

商务部数据显示,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的外贸经营主体,2021年进出口总额1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8.6%,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超过了58.2%。

在周平军看来,这些充分说明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支撑者和贡献者。他同时指出,今年上半年,外贸中小微企业能在去年新高的基础上双双延续稳定增长态势。我国外贸进出口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充分展现我国外贸外资强大的发展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记者 潘悦 摄)

挑战机遇并存 数字化为中小微企业赋能

不过,与会嘉宾还指出,当前外贸所处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广大外贸主体,尤其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有巨大的市场机遇。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专家、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原司长洪晓东给出两组数据,从总量来看,全球95%的公司是中小微企业,但就业人数占比达到60%。从出口来看,WTO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微企业出口只占到制造业总销售额的7.6%,而大型企业这一比例为14.1%,高出近一倍。

分析原因,洪晓东提出,根据WTO收到的企业呼声来看,中小微企业缺乏相关技能,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缺乏对非关税壁垒烦琐的规制和边境程序的掌握能力以及获得融资的机会有限。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专家、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原司长洪晓东(记者 潘悦 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均认为,数字化将为这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

以跨境电商为例,跨境电商大幅降低国际贸易专业化门槛,使一大批不会做、做不起、不能做的小微主体成为新型贸易的经营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最近几年来,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中国外贸逆势增长,去年连续创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大关,今年4至7月份,逐月上升反,应出中国对外贸易的韧性、弹性、柔性。这其中既离不开过去40余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也离不开当下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记者 潘悦 摄)

张燕生指出,尤其在当前,跨境电商成为一个新时代、新工业革命条件下的新型贸易方式,有可能成为助推未来30年外贸发展的强大引擎。

洪晓东也认为,中小微企业自身要充分参与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和方式,但是公司越小参与国际贸易挑战越大,国内很多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数字化是外贸企业未来最大的确定性,同时,数字化又为外贸企业带来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可能。

据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信息显示,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方向,便是让中国的外贸企业能够直接接触到海外消费者,直接面向海外市场销售产品、运营品牌,由过去单纯代工的角色,逐步提升能力,覆盖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外贸微笑曲线”中的更多环节,获得更多利润。“数字化驱动的B2C跨境零售,将会造就一大批微型跨国企业。”有关专家表示。

据研究测算,未来5-10年内,海外电商市场还将有近10亿人的消费者规模增长潜力,GMV(商品交易总额)的增长潜力更是能达到3万亿-5.7万亿美元。而在这样大规模的增长潜力中,如果以目前各个海外主要电商平台上中国卖家的GMV占比来看,中国供给、中国商品可能可以占据全球电商市场30%-40%的份额,而且这个份额还在持续增加。

与会企业代表认为,从这几年趋势来看,2017年开始,中小微企业越来越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体。中小微外贸企业擅长对海外采购变化快速反应,能够及时调整生产线,对于快速交付、小单承接等有更突出的比较优势。目前,中小微企业已经占到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70%以上数量。

抓住窗口期打造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

与会专家还提出,外贸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但不限于跨境电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当今,贸易发展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展模式、竞争手段都在向数字化转换和迭代。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记者 潘悦 摄)

“单一的点或者环节的推进,并不能完成数字化转型。”张威强调,要从采购供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销售、售后服务全链条发力,才能更充分的发挥数字化优势,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世界电子商务贸易平台(eWTP)秘书长宋君涛分析,数字经济出现之后打破了传统的分销渠道,在供应链分销的重新整合重新塑造过程中,中国外贸企业从生产到零售末端建立自己的渠道,逐步塑造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提高利润空间、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

张威表示,看好数字化为外贸开启的新空间。她提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中国外贸数字化转型的窗口期。“时间紧任务重,政府和企业要一起转变观念,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在贸易开发、贸易撮合、贸易服务、贸易执行等各个环节来进行数字化赋能。”

洪晓东、张燕生等专家均表示,跨境电商等数字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完善,这方面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参与推进。比如,在RCEP里有电子商务专门章节,中国正在推进积极加入的DEPA、CPTTP中数字贸易也是重要内容。只有把相关规则对接好、落在实处,才能更好地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从而为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数字贸易消除壁垒,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