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董事总经理刘刚:美股三季度仍或面临“挑战”,四季度观察转机
2022-07-08 12:32:00 来源:荆楚网

【睿看美国】中金董事总经理刘刚:美股三季度仍或面临“挑战”,四季度观察转机

中新网7月8日电 (宫宏宇 吴家驹)随着高通胀时代悄然而至,多国央行迈上加息之路。然而,大规模货币紧缩也使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性通胀何时能解?经济危机是否会到来?中国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有何意义?近日,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策略分析师刘刚接受中新财经采访进行了解读。

中新财经:全球通胀形势备受关注。您认为全球高通胀时代预计会持续多久?会带来哪些影响?

刘刚:尽管基准情形下未来通胀逐步回落可能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但在当前腾挪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政策需要加码紧缩的概率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在三季度,叠加增长本已趋弱的环境,不排除可能给市场继续带来一定压力。我们预测,今年底美国的CPI同比可能依然在6%以上。而根据美联储6月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的经济预测,通胀到2023年可能仍难低于其政策目标。

短期来看,美国方面,高通胀和库存累积对消费和企业盈利具有侵蚀作用。就企业端而言,近期包括沃尔玛、塔吉特在内的美国零售龙头一季度业绩明显偏弱,主要由于过高的成本(包括劳动力、运费和商品价格)对利润率的侵蚀。高价下的库存累积也意味着如果未来需求转弱,企业利润率还会受到进一步的压力。

对于居民端,高通胀也可能压缩消费需求。今年3月以来油价开始高位盘整,如果这一态势延续,消费支出增速可能收到一定抑制。

欧洲方面,高通胀及增长前景压力可能是下半年欧洲市场面对的核心话题。总体而言,从2021年开始就已处在高气价高电价的环境中、对外围能源依赖更高的欧洲国家更为承压,我们对欧洲市场持有谨慎态度。

对新兴市场来说,此前新兴市场受益于美国等消费需求和流动性外溢,在疫情后保持了强劲的大宗商品和消费品出口。当前美国在内的全球主要需求方均逐渐步入下行周期,部分依赖出口的新兴市场2022年也可能面临外需下滑和大宗商品进口成本增加的压力。

就全球而言,如果高通胀持续,长期可能会影响居民和企业对于未来的价格预期,进而影响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例如工资通胀螺旋、抑制消费、需求预期和投资支出意愿,以及持续较长的货币紧缩环境,进而伤害到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中新财经:为何美联储今年的加息举措对抑制通胀收效甚微?

刘刚:美国加息收效不明显的主要的原因是需求依然强劲而供应冲击不断。货币政策的收紧对于供应冲击无法起到作用。对于供给侧主导通胀,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一定是非常有效的但却是必须要做的,关键在于向市场传递央行压制通胀的信心,同时挤压部分需求以达到抑制价格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六个月,全球主要央行处于加息周期的占比已经达到了70%以上,达到了历史新高,可以说全球紧缩和流动性都来到了一个新的拐点。

中新财经:一些新兴经济体也追随欧美推行加息,对它们来说,加息的背景和影响有何不同?要警惕哪些风险?

刘刚:在全球流动性紧缩、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部分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更高的美元成本和更高的大宗价格双重挤压。

一些自身增长疲弱的经济体、在强美元和全球流动性拐点背景下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汇率贬值压力叠加外围需求回落可能导致出口收入放缓,而进口层面却面临地缘局势带来高资源品价格的挤压,由此可能导致经常账户缩水甚至逆差,进一步加大汇率和资金流向的压力。此外,整体全球流动性和金融条件收紧也可能会使得部分高外债负债国家面对一定的偿付压力。

此外,如果一部分新兴市场缺乏内部政策对冲的空间和余地、同时内需纵深不足的话,可能会叠加外部环境面临相对更大的压力。

中新财经:美国一季度经济表现不佳,有人认为,二季度美国经济未见更多变化和转机,预计还将负增长。您怎么看?

刘刚:美国一季度看似表面上的负增长其实是因进口需求过强所致。去年四季度堵塞的港口和供应链在一季度缓解后,进口激增,进而导致进出口成为一季度增长的拖累项,因此看似的拖累恰是供应链修复的证据。相比之下,内需等其他分项依然增长强劲,因此不能以表面上的负增长衡量经济的表现。

但尽管如此,在当前高基数、高成本、高库存、高利率和弱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增长和企业盈利已经处于放缓通道且仍将继续回落,这也是当前市场的普遍共识。沿着这个路径继续下去,衰退也有相当可能性。快加息带来的金融条件快速收紧本身就会对需求带来较大冲击,同时货币骤然紧缩的余波也势必会逐步显现出来。

我们测算,金融条件收紧对增长的压力可能在今年底和明年初出现。

中新财经:随着美联储鹰派加息预期增强,近日美股出现暴跌跳水。您如何看待美股未来的表现?

刘刚:我们预计美股短期可能是震荡偏弱格局,不排除仍有一定下行空间,待四季度紧缩如果能够降速后或有望迎来缓和转机,特别是偏成长的风格。当前美股已经计入了一定的悲观预期,但给定当前的政策环境以及处于均值的绝对水平,估值依然难以为市场提供有效的支撑。基准情形下,我们预期美股估值的合理位置可能会相应降至14-14.5倍左右(比当前15.7倍低8-10%)。当然,悲观情形下,如果通胀路径因为油价等因素再度超预期,不排除会带来更大幅度的波动。

当前美股面临着紧缩、通胀和增长的“不可能三角”。市场担心美国无法从这三个互相制衡的变量中找到最优解,实现软着陆。

从后续出路上,除了货币政策转向外,新的增长点也可以缓解当前的局面。例如,如果中国局部疫情得到控制稳增长强劲发力,推动内需修复,不仅可以抵消外部紧缩的影响,对冲全球流动性收紧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美股提供支撑。

中新财经:在全球加息潮面前,您如何看待我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

刘刚:考虑到美国增长大概率继续放缓,欧洲的滞胀压力和新兴面临的大宗商品涨价和美元流动性双重挤压都可能使其自顾不暇,甚至面临更大压力,因此中国或对世界经济下半年走势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中国此前因为局部疫情扰动,内需政策无法及时释放,叠加美债利率快速走高,给汇率和中美利差都造成较大压力。如果局部疫情得到控制稳增长强劲发力,推动内需修复,不仅可以抵消外部紧缩的影响,带动新兴市场对冲全球流动性收紧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美股提供支撑,类似于2017年。

不过,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信用扩张和杠杆率提升来配合对冲。(中新财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