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开与10月12日召开“亮剑·揭秘互联网电视生态”发布会,会上酷开董事长王志国指出互联网电视伪生态是由PC移动互联网的边缘化、没有终端合作并渴望逆袭,为诱引资本而不断构建出的故事。
这些故事虽然听起来美妙,但是由于缺乏工业精神的经验和积淀,其所描绘的终端未来很难落地实现,而很重要一点即是最终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体验和售后。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听故事,后期的体验与完整的售后保障才是最重要的。
“酷开亮剑·解密互联网生态“发布会
伪生态究竟“伪”在何处?
伪生态首先无根基;其次用二流的人或者是合并二流的企业绑定在一起。所谓的伪生态是指,当自身还没有形成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时,就要开始拓展其他领域,这种没有学会走就要跑的激进型扩张商业模式,其特点就是不专业。而伪生态,也因为一个领域还没做起来,就要迈步其他领域,其做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酷开董事长王志国主讲伪生态伪在哪里
另外,由于伪生态需要在短时间建立起商业团队,只能通过高薪挖人的方式来笼络。但是,如果一个依靠挖人或者合并收购的企业,也几乎难为行业内一流。一流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梦想与空间,这种梦想与空间是对人才有着高度黏性的:优秀的人不愿意走,因为有机会赢得未来。
“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优质的运营模式,以较低的成本来拓展价值用户。”而非简单粗暴的“烧钱”模式,因为互联网电视的长久发展绝不可能建立在盈利模式模糊不清的烧钱补贴之上。打造完整的服务链条,从内容到运营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相比而言,有实力构建良性生态循环的、在行业中经过长时间积累与深度优化的企业构建互联网电视真生态的可能性更高。
伪生态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资金压力。
许多非主流视频内容企业,由于无法获取现有的终端市场,为了获得投资人信心和消费者关注,自行通过代工厂商加工硬件拓展互联网电视用户而构建的封闭体系,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获取资金。而伪生态的互联网电视,则通过不断地抛出生态和故事,目的是持续地获得资金投入,然而依靠烧钱维系伪生态,很难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这种空谈之下的生态板图扩张更类似拆东墙补西墙: 利用一个又一个新的故事,获得投资者的资金。但是任何一个产业的投资,它的规模和量往往都是不确定的,这就给了企业一个巨大的空间借以发展其他产业。所以伪生态采用一个又一个故事,画下一张又一张大饼,来说服投资者为他的野心买单。
伪生态的最终后果是什么?
互联网电视伪生态伤害最深的人,一定还是用户,一方面其无法构建一条完整的终端运营链条,代工的方式带来售后维修的巨大隐患;同时长远来看,伪生态一旦被收购分拆,其硬件终端是不可能有人接盘。
伪生态的最终结果:硬件终端无人接盘
伪生态是依托内容优势切入行业,在终端通过代工厂进行加工。从硬件到屏幕,甚至售后维修都是通过代工厂代为提供,并且这些屏幕与硬件往往质量平平甚至质量堪忧。这种“瘸腿”式的不平衡发展为用户带来了操作卡顿、视听体验粗糙的种种不良体验。消费者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性化的用户体验,绝不可以只有内容而罔顾其他。
在发布会过程中,王志国提出“我们的售后元件储备量充足、储备周期更长;而伪生态产品是外包生产,外包合作一旦结束,售后配件难以购买。”期间他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十年前的老机器如果出现问题,只要拨打创维的95105555,还可以保证维修。这依靠的是创维在全国范围内庞大的电视机基数。
电视作为耐消品,其售后和持续服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不仅仅看当下的质量与内容,还要考虑到5年10年以后的使用情况。但是成熟的售后服务需要更大数量的元器件,需要把所有生产的元器件按照一个比例花钱购买并存放。
然而伪生态互联网电视企业在硬件上所有计算的成本,都是硬件本身的成本,而且售后服务也通过代工厂商提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代工厂商无存料备份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之后的维修服务,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更不要说其售后门店数量仅为个位数,这些都让消费者的利益面临着巨大的使用风险。
伪生态的发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其最终结果必定是被收购分拆。其软性内容有可能被收购与合并,但是硬件终端不可能有人接盘的。因为企业消失后其团队也随之拆解,团队的消失使系统无法再升级,终端从此死亡,不可能有企业愿意当这个接盘侠,为其他品牌的用户不断买单,那么最终受伤势必是用户。
伪生态的产品质量计算公式
有些消费者可能认为,每个方面只差一点,并无关痛痒。但是互联网电视行业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计算公式:互联网电视行业的产品质量=质量*研发*生产*供应链。而伪生态的互联网电视企业,即便在每个方面做到了九折,那么九折的四次方后,其质量则是打了六折。
圈用户是基础,回归生态可持续发展才是本源。比起空谈故事与烧钱大战,如何进行良性生态建设,带来长久的、优秀的用户体验,才是互联网电视行业生态建设最应该关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