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开启王玉普时代 傅式改革未了情何去何从?
2015-05-07 17:09:47 来源:证券日报

傅成玉曾表示,销售业务引入社会资本仅仅是中石化改革的一步棋,在其任期内让公司走上市场化道路,尝试构建现代化的公司体制和治理机制,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

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退休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如火如荼的“傅式改革”将划上一个句号。

在这一消息宣布当天,有业内人士直接表达了对傅成玉一直以来突破阻力,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赞美,并毫不掩饰地说:当你老了,江湖不忘。

自从傅成玉执掌中石化以来,不断推动公司专业化重组,分拆炼化工程和石油工程公司上市。尤其是去年,在油品销售公司引入民资,成为央企混改中的领头羊。这一系列改革,速度之快让业内瞠目结舌。

而遗憾的是,按照傅成玉的规划,其改革版图不过是刚刚开始。如今,一切都戛然而止。中石化没有完成的混改将走向何方?而新任掌门人在此轮不断加速的油气改革中又会有哪些新的举措?

“傅成玉”时代结束

技术派接替改革派

5月4日,中石化对外证实,王玉普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傅成玉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到龄退出领导班子。

傅成玉1951年生,曾担任中海油集团董事长,2011年4月份调任中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按照相关规定,央企领导班子成员退休年龄原则上为60岁,根据情况可以放宽到63岁,63岁基本是央企领导人的任期红线。而傅成玉却“超期服役”直到64岁。

而实际上,在2014年8月25日,在香港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还亲自对在场媒体确认,中央明确他将继续留任。

未料到,仅仅过了不到八个月,三桶油就集体换帅,还在大刀阔斧改革的傅成玉也未能继续留任。

中石化新任掌门人王玉普,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副院长。1978年到2009年,其在中石油旗下的大庆油田工作。公开资料显示,王玉普1956年生,辽宁新民人,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被业内称为“技术派”。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油气行业,缺乏技术背景是硬伤,国际油气巨头也大多具有油气一线技术经历,同时技术背景比较务实,不会刻意追求一些人为指标,也有利于稳定长期发展,较少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油气改革是大趋势,这不是三桶油可以延缓或扭转的,而且“技术派”上台,更能贯彻高层对油气改革的规划。

专业化重组

分拆上市步步为营

2011年4月份,傅成玉从中海油入主中石化后,就开始对中石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启动了大规模专业化重组。

此前,在傅成玉的带领下,中国海油旗下先后有中海油、海洋工程和中海油服三家专业服务公司重组并完成上市。

傅成玉对中海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当时震惊海内外,让一家传统的国企“实现从计划经济的产品经营到市场经济的资本运营的惊险一跳”。

以擅长收购和重组闻名于资本市场的傅成玉,进入中石化的一个大事就是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重组。

2011年5月13日,傅成玉刚刚进入中石化一个多月,就在中石化股东大会上表达了分拆上市的设想。

傅成玉也曾表示,他任职中海油期间,通过对资本市场探索路径,坚持了与公司其他主管部门不同的意见,事实也证明中海油集团在分拆上市后取得了良好的表现。

需要一提的是,傅成玉转战中石化时已经60岁,或许也正由于此,傅成玉在中石化的改革势如破竹一般得迅速展开。

2012年9月3日,炼化工程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将成为炼化工程板块的唯一运营主体,这标志着炼化工程板块正式分拆,其专业化重组改制取得了进一步进展。

傅成玉曾表示,以炼化工程及石油工程板块重组为标志,中石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主要注重改变机制和体制。

2013年5月23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全球发行13.28亿股(每股港币10.50元),净集资总额约为137亿港币。

去年,中石化的专业化重组再进一步。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借*ST仪化重组上市。据了解,石油工程公司也是2012年独立出来的业务,是中石化唯一对外从事石油工程业务、参与全球竞争的综合一体化承包商和技术服务商。

傅成玉曾表示,像这样进行重组甚至上市的公司,未来还会更多,可能达到十家以上。

“傅式改革”未了情

未来将何去何从?

尽管在傅成玉的带领下,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和炼化工程都实现了独立上市,形成了中石化集团上市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傅成玉最大成绩远不止于此。

2014年2月份,中石化对外宣布,率先推出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经营。授权董事长在社会和民营资本持有销售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30%的情况下确定投资者、持股比例、参股条款和条件,组织实施该方案及办理相关程序。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石化的油品销售业务混改发展迅速,成为央企混改的领头羊。中石化改革推进的速度之快,更是大大超出了业内的预期。

今年3月6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根据2014年9月12日签署的增资协议,25家投资者已经向销售公司缴纳了相应的增资价款共计人民币1050.44亿元(含等值美元)。

交割完成是中石化宣布率先启动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取得的又一重大实质性进展,标志着油品销售业务重组引资工作完成,为销售公司下一步重组改革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按照傅成玉的规划,销售公司未来也将实现在港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中石化业绩发布会上,傅成玉还充满雄心壮志。傅成玉表示,公司将实现三个转变,未来发展方式是“研发+制造+服务”。非油业务是金矿,去年实现营业额171亿元增长28%。今年前2月增60%,远超公司预期。今年将全面启动基于互联网的车联网、02O、互联网金融等6大创新业务,4月份将调试运行。

前不久,中石化还宣布,正借助阿里巴巴等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技术优势,对部分传统石油化工业务进行升级,打造多业态的商业服务新模式。

业内不少人都称赞傅成玉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家,想在中石化身上实现的抱负还很多。对于他来说,中石化还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作品”。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傅成玉先生的两大任务》一文中曾简单的把他的任务总结为两条:所有制实现形式转型和产业转型。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傅成玉改革版图的全部。

傅成玉曾多次强调,销售业务引入社会资本仅仅是中石化改革的一步棋,在其任期内让中石化走上市场化道路,打破传统石化行业的发展束缚,尝试构建现代化的公司体制和治理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才是中石化改革的最终目标。

除了混改,截至目前,中石化润滑油、易捷销售等子公司都已经独立,专业化重组也都蓄势待发。

而如今,中石化的“傅式改革”将何去何从?没有完成的混改又将走向何方?而新任掌门人在此轮不断加速的油气改革中又会有新的举措?市场对中石化的未来充满期待。 李春莲)

“三桶油”齐齐换帅的背后

5月4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分别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长“换人”。

一天之内,作为国内石油石化行业顶梁柱的三桶油集体换帅,自然是引得市场人士诸多猜测。毕竟在经历了2013年以来一系列反腐风云之后,再加上今年一季度三桶油交出的极为惨烈的业绩后,三桶油的换帅似乎是在业内人士的意料之中。不过,选择在同一天内三桶油齐齐换帅,让人们对此番换帅的布局以及三桶油今后的发展方向引发联想。

按照业内人士的看法,此次三桶油的齐齐换帅,可以看作是三桶油之间的高管轮换,是四年前三桶油人事大轮换的重演。不过,在如今三桶油对外面临国际油价低位徘徊、对内面临业绩下滑以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制压力之际,三桶油的换帅似乎有了别样的味道。

刚刚发布的三桶油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石化双雄利润大降超八成。尽管近期国际油价有所反弹,但是考虑到需求疲弱的因素,下半年国际油价围绕每桶60美元转悠的可能性极大,这使得占据了国内油气生产供给垄断地位的三桶油在实施业绩增长的路径上乏力可为。在这种背景下,换帅意味着可能会在油气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探索新的路径。

今年以来,央企根据市场化需求的改革步伐越来越快,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的合并,到核电集团的整合,从南北船掌门人的互换到此次三桶油掌门人的集体换帅,都在向市场各方表明管理层力图通过改革创新挖掘央企核心竞争力,促使央企由“大而不强”到“又大又强”。不排除此次三桶油的集体换帅,是为国内石油石化领域深化改革铺平道路。

对于拥有上百万名员工、拥有特殊行业垄断地位的三桶油来说,之所以没有像工商银行那样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其根本原因在于三桶油的市场身份和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在国际油价急剧变化的氛围下,三桶油的应急反应能力缺乏,对市场价格的反应不敏感,表现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油价的“十二连跌”和近来油价的“二连涨”招致消费者诸多质疑。跌时少跌,涨时多涨成为消费者指责三桶油的矛头所指。因此,借助两名掌门人因为年龄到限需要接任者之机,实施同日集体换帅,以此因应经济新常态下油企的挑战,不失为一步好棋。(袁 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