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回应:子公司坏账不会影响投资人利益
2015-03-16 19:58:31 来源:北青网

3月12日,有关陆金所子公司深陷2.5亿元坏账风波的消息不断发酵。信息源头的大致意思是,一位人士透露,目前累计接近4亿借款出现问题,其中与某省一家名为金紫阳集团的2.5亿元借款已到期。

消息爆出后,很多人忧虑陆金所P2P业务的安全性。对此,陆金所发表官方公告,表示“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确有一项应收账款业务目前已进入相关法律程序,详情不便透露。该项目由第三方提供担保,投资者权益完全不受影响,该项目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陆金所一直有较强的风控体系和专业的流程管理,截至目前,未有陆金所用户受到任何投资损失。”

对于本次事件,我们认为应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坏账的出现是否意味着风险?

第二,陆金所的P2P业务与该笔坏账是否相关?

第三,陆金所当前的风控能力如何?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都会出现坏账,这并不是“不正常”。每家银行的年报都会公布“不良贷款率”的数据,而这就是银行的“坏账”。所以,坏账并不等于风险,只有在坏账太高,高于可控范围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危机。

第二,本次坏账事件发生在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根据工商登记资料,属于陆金所的子公司,主营商业保理,也就是供应链金融。而这与陆金所P2P业务并无关系。

陆金所的P2P业务是点对点的借贷,投资者将资金借给其他自然人,陆金所作为信息中介,发布借款标,保证投资人在投资合同中看到明确的借款人身份信息和资金流向,而平安旗下的担保公司则为资金安全提供担保。因此,不能将此次应收账款业务发生的坏账归属在P2P业务下。

第三点,有关陆金所当前的风控能力。风控是P2P平台生存的关键,陆金所的风控体系不仅包括前期对项目进行筛选,同时还包括按照有合格牌照机构标准,利用市场机制、法律结构设计增信方式,从前中后期保护投资者和公司的利益。在目前的P2P行业中,无论从人员配备,还是体系完善上,陆金所都具有优势地位。依托平安集团的优势,目前未有陆金所用户受到任何投资损失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我们提醒投资者,当前P2P行业的确良莠不齐,但大家也不必因为某些事件就否定某个平台或是整个P2P行业。在选择平台时,像陆金所这样有“背景”的会更值得信赖。

返回财经首页 声明: 北青网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北青网财经频道热线:(8610)65901166转146

北青网财经投稿邮箱:bqcaijing@vip.163.com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