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市场跑路不断,监管持续收紧,新老玩家运营成本快速走高……野蛮生长期过后,中国P2P行业已全面进入洗牌期。对于P2P企业来说,2015年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关乎生死,但面对新的挑战,该如何走,没有标准答案。在这种情况下,P2P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迅速成为业界关注的核心话题。
1月8日国内P2P行业领军企业宜信宣布与中信银行达成战略合作,是P2P行业与银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合作。
在银行和P2P合作之前,P2P平台交易资金托管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来完成,这和P2P资金的独立监管存在本质性区别。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资金都放在支付公司开在银行的备付金账户里面,中国金融体系是由人民银行建立主导的结算账户体系,直接参与者只有银行,第三方支付不是此体系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第三方支付公司做P2P交易的资金托管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在结算账户的层面上把P2P交易资金和支付资金做本质上的隔离,将两种风险混在一起。
这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是,如果支付公司发生了兑付、平台自身风险或信息被追索的情况,公司有挪用P2P交易资金的可能性。
相比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行在P2P资金托管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在中国,普通大众对银行的信任程度远远大于第三方支付企业。资金托管在银行,普通大众会更放心。如果银行大力开展此业务, 有条件的P2P企业必然会集体转向银行。当前,银行已经开始意识到P2P市场的重要性,相关政策也逐渐趋于明朗。所以,未来几年会有更多银行介入第三方资金托管。2015年,或许就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再次走入严冬的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的介入,不仅会影响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发展,还会带来行业资源的新一轮重配。对于P2P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而据了解,未来宜信与中信银行合作方面,将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结算监督业务模式,还将在财富管理将尝试在财富管理领域、大数据金融云和供应链金融领域,进行创新业务拓展。“中信希望把对我们金融市场的细分分析能力能扩展到他覆盖的客户范围,能对他们的客户形成互补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宜信支付结算中心总经理刘恬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