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上演黑色幽默:奶农倒奶国人喝进口奶
2015-01-10 10:16:28 来源:汉网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金晓岩
 
近来,国内散户等中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的“忍痛”倒奶、杀牛现象频发,农业部不得不紧急出面遏制。1月8日,农业部发文称要采取措施帮助奶农协调处理卖奶难问题。
 
2014年是中国乳业市场政策落地最多的一年,然而,却有国内乳业迎来“寒冬”之说。中国的奶价从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3.9元/公斤。部分乳企亏损额加大,奶农关门倒闭数量增多,中国乳业市场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恒天然降价“并发症”
 
近日,河北和山东等地奶农倒奶事件属高发地带。作为主管部门的农业部也不得不出面救急。1月8日,农业部紧急发表文件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奶农卖奶难的问题。
 
在国内加大乳业市场扶持的当下却发生大规模的杀牛倒奶事件,还是给了行业不小的震动。为此,也引起了业内对引起此次事件背后原因的各种猜测。
 
中北蓝海FMCG品牌营销策划机构首席项目运营总监王子恒认为,这一轮的杀牛倒奶风波是多方因素综合发力使然,一边上游奶源供应量持续增量,另一方面是消费相对疲软。大量进口乳制品疯狂涌入,导致国内原奶生产相对过剩,在国际大包粉奶源的低价刺激下,国内液态复原乳重新抬头,加上大批进口婴幼儿奶粉、液态奶的进入,使得国内鲜奶源乳品加工企业的原奶消化量骤减,这样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出现低价收购,甚至拒收,奶农无奈只得杀牛倒奶。
 
即便业内对此次奶农倒奶有种种分析原因,但最终都将重要矛头指向奶价的下调和进口乳制品的增加。
 
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全球最大乳业出口国新西兰的乳企恒天然。由于新西兰没有欧盟那样的产量限制,所以产量增加得特别明显,而在下游企业方面,有些则是进一步增加原料粉的库存。所以,去年开始,恒天然开始大幅下调原奶收购价格。
 
去年下半年,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宣布下调其对2014—2015年产奶季奶场牛奶的价格预期。众所周知,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占全球乳品贸易1/3,它的有关预期对全球牛奶市场具有指标性意义。
 
恒天然通过一份通报表示,在2014/2015产奶季,奶场牛奶的价格预期将被削减:每公斤牛奶干物质的价格从5.30新西兰元下调到4.70新西兰元,创下2007年后的新低(当年曾低至3.87新西兰元)。
 
由于国际奶价持续下跌,国内又加大进口粉数量。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进口大包粉85.4万吨,同比增长49.08%;2014年上半年,进口大包粉同比增长75.2%至68.2万吨。
 
乳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低价的进口粉,这就导致了国内鲜奶价格下跌。根据农业部对482个生奶固定观测点2014年1—9月份的价格调查,奶价已从4.26元/公斤降至3.84元/公斤。个别奶农因被拒收不得不以低于2元/公斤的矿泉水价格处理。
 
奶粉企业大幅减产
 
“一边是国内奶源市场奶农杀牛倒奶,而另外一边乳制品市场则是复原乳充斥,国人在喝进口大包粉还原奶,这不能不说是典型的中国式黑色幽默,中国乳业的悲哀。”王子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此次奶农倒奶和杀牛的行为,乳企也有不同声音。
 
一位乳企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上述现象除了进口奶价下跌影响所致之外,也不排除是合同到期等其他特殊原因的可能。但这终究是个例。
 
在业内看来,这次对奶农造成这么大影响和亏损的乳制品企业主要来自工业奶粉企业,即生产原料的乳企。国际奶粉价格下调,促使国内工业奶粉企业大幅减产,在地方政府要求高价收奶的压力下,奶量大,卖不出去,企业喷粉入库,占用大量资金,预计有几十个亿。目前,中小乳品企业已经扛不住开始减少收奶,造成目前局面,如果持续下去,大型企业也扛不住,所以问题会更严重。
 
因此,如何平衡国内乳企和奶农之间的利益关系,发展壮大中国牧业成为此次奶农倒奶事件后急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国牧业的发展不能冀望于政府的补贴、中游企业的施舍,既然是搞市场经济就按经济规律办事。杀牛倒奶的祸源是供求关系失衡。”王子恒说,“失衡的原因就是进口大包粉肆无忌惮地被过度使用。拯救中国牧业需要从‘乳制品鲜奶源化’入手,让其成为消费者选购乳制品的第一道门槛,这样国际大包粉还原奶源对中国牧业的冲击自然会被削弱。”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