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刘鹏 李微敖)腾讯财经从多个接近保监会的信源处获悉,保监会于2016年5月份,派至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生命人寿”)的工作组,将于今日(7月15日)结束调研工作,小组内所有人员返回工作岗位。
其中一位接近保监会人士对腾讯财经透露,这一小组,由保监会海南保监局副局长易细纯带队,成员来自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和财务会计部等部门,规模不到10人。
另一位接近保监会人士则表示,小组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业务层面,“主要是参股的结构、关联交易、资金往来、股权质押融资等情况”,此外他还透露,调研组人士在后期,还奔赴生命人寿在各地投资的项目,进行实地了解等,“他们要调查的工作量非常巨大”。
腾讯财经就此正面向生命人寿求证,2016年7月14日,其对腾讯财经回复称,“公司目前尚未接到相关通知”,生命人寿同时表示,“当前我司运营稳定,各项工作一切正常”。
腾讯财经从前述人士出了解到,此番调研,主要缘起生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以及有举报信直指生命人寿高层涉嫌转移资产。调研从5月3日开始,共持续两个半月。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2月,生命人寿的母公司——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德保险)董事长张峻,因涉及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案,被带走协助调查,迄今未归。
原本是从事地产行业的潮汕商人张峻,2006年入局生命人寿;2014年,在生命人寿基础上,建立保险控股集团——富德保险。富德保险为富德系重要金融控股平台,注册资本28亿元,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生命人寿被纳入该公司旗下,并改名为富德生命人寿,注册资金117.52亿元。
张峻案发后,对于生命人寿的发展历程及走向,市场产生更多疑虑。首当其冲的,是生命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的量度标准,计算方法为实际资本除以法定最低资本。
腾讯财经从保监会获悉数据显示,生命人寿2015年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157%,到2016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已经低至104%,突破保监会规定的150%的“充足II类”标准,逼近监管要求的偿付能力充足率100%的“不足类”红线。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第38条称,对于不足类公司,中国保监会应当区分不同情形,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监管措施:(一)责令增加资本金或者限制向股东分红;(二)限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和在职消费水平;(三)限制商业性广告;(四)限制增设分支机构、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开展新业务、责令转让保险业务或者责令办理分出业务;(五)责令拍卖资产或者限制固定资产购置;(六)限制资金运用渠道; (七)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八)接管;(九)中国保监会认为必要的其他监管措施。
为缓解资金压力,保住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红线,生命人寿申请,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保监会于4月1日批复了这一请示。
此外,根据保监会2009年颁布的《关于规范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业务的通知》,偿付能力充足率如若连续4个季度处于100%至150%之间的,保险公司应当调整股票投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生命人寿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频频出手,举牌多家上市公司,引得市场侧目。富德生命人寿自2014年起,频频举牌上市地产公司金地集团,累计持有后者29.9%的股权,稳坐第一大股东位置。富德生命人寿对于浦发银行的凶猛举牌,更是令市场侧目。经历过四度举牌后,生命人寿耗资600多亿元,成为了浦发银行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距浦发银行实际控制人上海市国资委仅有2.256%的持股差距。
令生命人寿承压的,还有来自产品结构转型的烦恼。此前,借助中短存续期产品和银保渠道,生命人寿迅速做大保费规模,并于2015年实现保费收入1600亿元,跃居行业前三。不过,在保监会3月份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后,被其当做揽金利器的中短存续期产品,遭遇来自监管的急刹车,面临调整产品结构的转型压力。
这一政策的影响力,已在保费收入中显现出来。保监会数据显示,1-5月,生命人寿新单规模保费虽然增长依然强劲,但自4月起,其新单保费增速开始出现明显下降。
不过,在生命人寿对腾讯财经的回复函中,其并不认同业务承压,并称保监会出台的中短存续期新规,对新单业务未产生影响。生命人寿还表示,2016年以来其主动调整业务结构,转型成果显著,银保期交保费已于6月初站上百亿平台。